在資訊落後、產品稀缺的時代,只要生產商掌握了大面積生產與大面積分銷的渠道,產品就能有很好的銷路,而消費者的選擇權不大。
當資訊時代開始發展,越來越多的人有了做自己產品的能力,生產的門檻降低。為了抓住消費者,生產商研究不同種類消費者的需求,賣消費者需求高的商品。而在這個時代,聰明的生產商更是投入資本,對消費者進行“概念教育”,創造出消費者原本沒有的需求。
消費者不再滿足於“被教育”,而是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產品的質量認證、品牌故事、產品的科學原理等等。與此同時,生產商仍然需要依靠“概念教育”來培育市場,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市場快銷品,潮流此起彼伏。網絡上充滿了種種為了營銷而創造出來的新詞彙,既沒有科學依據,又包裹在“科學”的外衣下,用精美的圖片和震撼的視覺效果來刺激消費者、教育消費者。
一邊是市場營銷製造出來的偽科學資訊氾濫,另一邊是消費者的多疑多問。但其實無論是營銷人員也好,還是消費者,都對真正的科學一知半解。我們的市場,需要聽到真正的科學之聲。”
香港生命科技研究院作為一個尊重科學的研究機構,其實也在努力地尋找著與消費者之間產生連結的通道。 消費者在尋找好產品,其實,我們作為一心一意做科研的人,也在試圖用好產品來尋找消費者,讓好的科研成果得以造福更多人。
現在,消費4.0的時代仍在塑造中,我們所希望的4.0,是一個消費者可以破開重重營銷新詞彙迷霧,而觸摸到好產品的時代,一個科研者與消費者可以平等溝通的時代。
我們這些科研人,抬起頭來看消費者市場,摸索著更多可行的通道,為消費者普及真正有效而經得起考驗的健康知識。當我們看到世界有許許多多讓我們不滿意的地方時,最有力的貢獻,不是一味地批評,而是深入其中,貢獻心力,創造出更好的東西,去替代那些不滿意。 消費4.0時代,願畫面中有我們,也有您。